石油裂化管上漲和產地礦難影響,市場看漲情緒增加,發運企業報價普遍上浮。而下游需求主要以長協鋼管兌現為主,大部分電廠對高價市場鋼管接受程度不高。但是,受外石油裂化管采購渠道受阻影響,廣東部分用戶上調國內煤炭接貨價5元/噸,與此同時,江內交易價格也上漲了8元/噸。目前,長江沿岸、南方接卸港口庫存普遍處于低位,下游存在一定的補庫需求,加上后期冬儲的提前采購,使得海運費大幅上漲。產地方面,主產地煤價易漲難跌。內蒙鄂爾多斯地區供需兩旺,多數煤礦生產積極性較高,開工率保持高位;站臺發運及庫存繼續增加,日均公路銷量達到150萬噸以上,站臺及長協拉運需求穩定,部分中高卡煤上漲10元/噸。

港口方面,環渤海港口煤炭調入量小幅回升,但整體庫存偏低,市場煤交易呈現供需雙弱態勢。且目前國家保供抑價信號較為鮮明,并不斷對市場施壓。此外,電廠庫存偏高位運行,我國南方地區天氣較去年同期偏高,終端持續累庫,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煤價的過快上漲。但是,隨著時間的推移,煤價利好因素增多。首先,在冷冬預期下,冬儲需求可期,疊加非電終端正處于生產高峰期,電廠日耗將出現恢復性增長。其次,廣東適度增加進口鋼管配額消息并未得到證實,意味著國內煤仍為采購重點。再次,沿海沿江地區工業企業開足馬力,沖刺全年生產任務,石油裂化管需求邊際支撐良好,到港拉鋼管船舶不會減少。澳洲無縫鋼管停止接卸,進口鋼管配額減少,國內煤炭供應缺口逐漸顯現。電廠在高庫存的情況下,后續石油裂化管調入渠道存在隱憂。目前,秦港、黃驊港下錨船中已辦手續船舶出現增加,表明新一輪采購將拉開序幕,促使貿易商繼續挺價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