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外需來看,作為石油裂化管材價格“穩定器”的出口已經悄然回到“穩增長”的軌跡中。海關總署公布的新數據顯示,5月份,我國出口鋼材574.3萬噸。今年前5個月我國累計出口鋼材2909.3萬噸,同比增長2.5%。因需求釋放放緩,目前國內市場正面臨巨大的銷售和庫存壓力。鋼材出口的震蕩上升,無疑給國內市場吃了顆“定心丸”。從內需來看,近日,地方政府出臺新規,允許將專項債券作為符合條件的重大公益性項目資本金。筆者認為,類似規定調整的核心目的就是增加地方政府資金來源,提高投資增長率,未來必將帶動鋼材需求的增長。

數據顯示,截至5月底,我國已發行1.94萬億元地方債,較去年同期增長121.04%。為了在“半年考”中取得好成績,地方政府需加快投資步伐,對鋼材市場的提振作用必將十分明顯。所以,在內外需求聯動作用下,鋼材市場極有可能“淡季不淡”。加上鐵礦石價格刷新了近兩年來的新高,“高燒不退”,將直接導致鋼材生產成本上移,進而封堵了鋼材價格的下行空間。不過,也要警惕汽車行業等傳統行業“鋼需”增速下降對鋼材價格帶來的不利影響。 |